▲美国空军所储备的GBU-57/B巨型地底穿透炸弹
2025年6月21日晚,美国东部时间,代号为“午夜之锤”的军事行动在伊朗上空拉开序幕。此次行动中,美军部署了包含7架B-2A轰炸机在内的共125架战斗机,以及一艘疑似属于“俄亥俄”级的核潜艇,针对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等三处核心核能地点实施了精确打击。据消息透露,美军在这次远程攻击中,史无前例地动用了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,这款武器素有“炸弹之祖”之称。
自1991年海湾战争起,美军为了更有效地摧毁深藏于地下的关键敌方目标,持续且大力投资于钻地武器的研发领域,成功研制并列装了诸如GBU-28、BLU-109、GBU-72等一系列不同载荷级别的钻地炸弹。然而,这些炸弹的钻地能力相对有限,仅能穿透数米至十几米的地下深度,对于更深层次的敌方重要设施束手无策。鉴于此,美军于2002年启动了名为MOP的巨型钻地炸弹研发项目。
▲在空中,美国空军的B-2A轰炸机精准投掷下GBU-57/B这一超大型钻地弹,刹那间震撼人心。
MOP代表巨型钻地弹的英文称谓,这款炸弹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,自其研发并部署于美国空军以来,已经历数次更新与优化。现如今,美国空军主要装备的型号为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。依据美军早期的研发蓝图,GBU-57/B对地下目标的破坏力远超BLU-109钻地弹,达到了10倍以上。然而,因其重量庞大,美国空军主要依靠B-52H或B-2A这两种轰炸机进行挂载。鉴于执行此类轰炸任务时,往往需要深入敌境并对目标实施高空轰炸,为确保载机能够有效突破防御并确保安全,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目前主要由具备隐形特性的B-2A轰炸机携带,且每架B-2A轰炸机单次任务可挂载2枚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。
▲GBU-57/B巨型侵彻弹的核心性能图解
GBU-57/B巨型地堡穿透弹运用了标准的圆柱形弹身设计,主体结构采用镍钴钢合金打造。弹身中段至后部装备了四片大型边条翼,而尾部则配置了四个可收放的栅格式尾翼。论及核心性能参数,该弹长达6.32米,直径达到800毫米,其弹头长度与直径之比为1.67,外壳厚度大约为80毫米。
该弹体重达12.3吨,总炸药装载量为2.42吨,其中包含2.08吨AFX-757高性能炸药及约0.34吨PBXN-114高性能炸药。GBU-57/B巨型侵彻弹采用了卫星制导系统,制导组件设置于弹尾部分,确保对目标的圆概率误差(CEP)为1.2,且装备了一套专业设计的引信系统。
▲GBU-57/B早期型巨型侵彻炸弹与GBU-109、GBU-28两款钻地弹在穿透深度上的对比图示
GBU-57/B,作为美军装备且现今全球最大的无动力钻地炸弹,凭借其从高空投放获取的重力加速度优势及先进的壳体材料技术,达到了卓越的地下穿透性能。该弹的最大投放高度可达30000米,其初期版本能穿透18米深的高强度混凝土层;经过改进后的型号,则能深入5000psi高强度混凝土层60米,或穿透10000psi超高强度混凝土层达8米,甚至对中等硬度岩石的侵彻深度也能达到40米。
▲伊朗福尔多核设施遭受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袭击后的卫星图像,显示了地表设施上形成的明显弹坑。
因此,就纸面数据而言,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无疑超越了美军武器库内以往的所有钻地武器。然而,在对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袭击事件中,该弹药的打击成效仍显不足。原因在于,福尔多核设施的核心区域深藏于福尔多山脉腹地,其底部距离地表深达90至100米,且覆盖着坚硬的岩层,加之有多层高强度乃至超高强度混凝土的加固,即便是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,面对此类坚固目标,也难以实现有效破坏。鉴于此,美军只得退而求其次,利用GBU-57/B超大型钻地弹攻击福尔多核设施中地表较浅的关键部位,诸如人员及货物运输通道、通风管道以及出入口等,以期在短时间内使该设施丧失功能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排名前十证券公司,配资公司100强,在线配资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