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今社会,“松弛感缺失”正在成为无数人的常态。
有人这样形容自己:
“难放松下来,总是活在一种战备状态里。肩膀总是僵硬绷直的,经常不自知地握拳头或者咬紧牙关。”
“总是处在担心之中,担心时间流逝,担心身体出现问题,担心计划被打乱……”
当松弛感被焦虑代替,人生仿佛就进入了一种无论做什么,不做什么都无法自洽的状态。
过度焦虑引发“呼吸性碱中毒”
焦虑不仅仅是一种情绪,有时甚至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。
曾经看过这样一条新闻。
一女子在车站等人过度心急,随后便出现呼吸困难急促、心悸乏力。起初,警察以为女子是中暑,女子意识清醒后说自己是“碱中毒”。此前她也有过类似情况。当天她在车站等人,但迟迟没有等到,由于自己过度焦虑,诱发了“呼吸性碱中毒”。
医生表示,当情绪突然进入不稳定的状态,心率会随之增快,呼吸也会突然地急促。此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,会形成恶性循环,人在快速呼吸的时候,吐出过多的二氧化碳,导致体内内环境的混乱,就可能出现代谢性的碱中毒。
适当的焦虑是一种动力,但过度焦虑就有害无益了。
焦虑时的身心反应
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,身体和心理都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。
心理上,他们可能有一种“必须立刻做点什么”的紧迫感,但行动却杂乱无章,效率低下。
身体上来说,往往会出现躯体上的紧绷感,比如坐立不安、肌肉僵硬、无意识地踱步或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。这些行为反映出内心积压的紧张能量无法释放,导致易怒或冲动行为(如突然摔东西),爱咬嘴唇和指甲都是表现之一。
胃肠是情绪器官,对焦虑等负面情绪很敏感,如果一个经常处于焦虑状态,很可能会患上肠易激综合征,表现为胃部绞痛、腹胀、便秘或腹泻等。
普通焦虑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,如果焦虑超过自身可以调节的能力范围,可能是焦虑症,建议咨询心理医生。
常见表现为:
1.过度担心。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。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,持续半年,恶劣情绪让人痛苦,并影响生活和工作,就可能是焦虑症。
2.睡眠问题。睡前忍不住胡思乱想,感觉就像大脑“堵车”,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,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。
3.惊恐发作。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,常持续几分钟,伴随呼吸困难、手脚麻木、大汗淋漓、头晕乏力等。
4.非理性的恐惧。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。如果长期心怀恐惧,却没有具体害怕对象,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。
我们的身体很灵敏,很多时候,即使意识中焦虑并不存在或没那么严重,但身体的反应最能表现自己当下的状态。
思虑型的人更容易焦虑
在身心全息文化七种体型中,思虑型的人更容易焦虑,引发身体紧绷。
思虑型的人大脑一天到晚总是不停地运转,充满不安全感,很容易对未来焦虑。
从外表看,思虑型的人一般形体消瘦,因为存在不安全感,脊椎呈弓形,处于一种防御的状态。
思虑型人永远在担心明天发生的事情。由于把大部分能源都消耗在思考上,很难长肉,而且“思伤脾”,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,影响脾的水湿运化,会出现湿疹、牛皮癣等问题。
缓解焦虑的方法
1.不对抗情绪
当面临潜在危险或不安时,我们的神经系统会自动进入高度警觉状态:肾上腺素激增,引发心跳加速、手心出汗、反应加快,为“战斗或逃跑”做好准备——这就是焦虑的本质。
从进化角度看,焦虑时的身体反应,本意是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、调动身体潜能以应对威胁。
但许多人忽略了焦虑传递的警示信号,深陷其带来的不适感,将其视为有害的、必须根除的情绪。
然而,越对抗,越深陷。这种抵抗会错误地让大脑将焦虑感受本身视为威胁,反而引发更多焦虑和不适的恶性循环。
因此,当焦虑来袭时,不妨尝试对自己说:“没关系,我可以焦虑。此刻的不适感是正常的,它是身体的一种智慧。”
2.找到那些可控的事
大部分人焦虑的,往往是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控的事。焦虑的对立面是平静,是掌控感、确定感和安全感。
但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能控制的只有一部分的自己。
比如,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想法或对待我们的方式,也不能控制天气的阴晴,但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,控制自己作出怎样的决定、要不要采取行动。
找出在自己掌控范围内的事,比如下不下雨你无法掌控,但带伞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,就去做这件事,焦虑就会下降。
对于思虑型的人来说,最重要的是学会活在当下,减少对未来的担忧,即使有解决不了事情,就做一个最坏的打算,你会发现,无论如何天也塌不下来。
3.运动
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张力团队在《细胞》杂志子刊《细胞代谢》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:运动后产生乳酸,使得血液和大脑中的乳酸水平显著升高,此时乳酸分子会促进大脑皮层中特定突触蛋白的乳酰化,从而有效缓解由压力引起的焦虑。
研究用青春期的小鼠进行验证:让小鼠通过14天的跑台运动(每天让小鼠跑步1小时,持续14天)发现:运动提高了小鼠循环和大脑的乳酸水平,成功预防了小鼠的焦虑行为的发生。
最终研究表明:乳酸在运动的抗焦虑效果中发挥核心作用,运动锻炼是抗焦虑的关键因素。
这项研究揭示了:运动可以通过代谢途径来影响大脑功能,并为运动锻炼改善焦虑提供了新的证据。
另外,推荐大家每天抽空练自然太极,既能释放情绪,也有益于体内气血运行,让身心处于愉悦状态。
4. 控制呼吸法
焦虑的时,可以尝试“4-7-8呼吸法"来快速缓解紧张情绪。
具体做法是:吸气4秒,屏住呼吸7秒,然后呼气8秒。重复这个过程,直到内心恢复平静。
这种呼吸技巧,有助于我们放慢心跳,从而减轻焦虑感。
另外,睡觉相当于一次重启,焦虑难解时,不放大睡一场,也许醒来后,一切都明朗了。
排名前十证券公司,配资公司100强,在线配资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