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这年头你要是没为个什么东西“上头”过,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年轻人。
前脚我们还在为那只长着獠牙、有点小坏的精灵Labubu杀红了眼,把它捧成了潮玩界的yyds,后脚,这位姐的顶流宝座就有点摇摇欲坠了。
一帮人通宵排队换来的“爱马仕”,可能还不如一个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小胖子。
说的就是泡泡玛特新捧出来的角儿——星星人。
你瞅瞅它那张脸,肥嘟嘟红扑扑,眼睛小得像俩黑芝麻,整个一坨软乎乎的五角星。
说它可爱吧,又有点过于朴实,甚至有人说它撞脸曾志伟,戴上头巾就是岳云鹏,最离谱的是说它长得像啃剩下的芒果核……这形象,突出一个“人畜无害”和“不太聪明”的样子。
但你敢信?
就是这么个玩意儿,让无数打工人集体“emo了”又“被治愈了”,成了黄牛们的新财富密码。
8月21号晚上10点,那场面我朋友沈梨后来跟我复盘,说比抢演唱会门票还玄学。
她拉上三五个姐妹,手机电脑全开,严阵以待就为了抢一套“好梦气象局”系列的星星人毛绒挂件。
结果呢?
她连付款页面的影子都没看着,一个加载的功夫,屏幕上就剩“已售罄”三个大字在嘲笑她。
那一晚,社交媒体上全是哀嚎:“到底是谁买到了?”
“我怀疑泡泡玛特的库存是个位数!”
“八个人帮我抢,连根毛都没摸到,我真是服了!”
这种绝望,像不像每个月还完花呗看着余额的你?
一个破玩偶,至于吗?
后来,沈梨魔怔了。
她眼睁睁看着二手平台上一套原价474的盲盒,被炒到1400,隐藏款更是直接奔着天价去了。
她说那种感觉特别拧巴,明明知道是智商税,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。
最后,她还是屈服了,加了200块从黄牛手里“端盒”了。
拿到手的那一刻,她说不清是快乐还是空虚,只觉得这世界真荒诞。
问题来了,这颗其貌不扬的“星”,到底有什么魔力,能把一个理智的成年人逼到这份上?
沈梨拆开那堆小东西,最喜欢的是一个顶着爆炸头的理发师造型。
她捏着那个小玩意儿,突然冒出来一句:“你看它,明明是张小孩的脸,却要假装自己是个大人,撑起一个发型屋……这不就是我吗?”
我瞬间就懂了。
这句话,简直就是当代打工人的嘴替。
我们哪个不是在工位上扮演着情绪稳定、无所不能的“靠谱成年人”,回到家关上门,才敢放出心里那个又累又怂、一碰就碎的小孩?
Labubu的火,是替我们宣泄了“老子不爽”的叛逆;而星星人的治愈力,是一种更怂、更温柔的共鸣——它允许你“不行”。
在它的世界里,犯错是正常的,迷糊是可爱的。
插画师大欣最早画它的时候,有个“笨蛋helps笨蛋”的故事,说一个星星人写信给老天爷要“赢”,结果被回信说“赢”字都写错了。
它也不气馁,反而安慰自己:“赢本来就不容易啊!”
你看,它不给你打鸡血,不灌鸡汤,它只是拍拍你的肩膀说:“嘿,伙计,你已经很努力了。”
这种“窝囊废”式的鼓励,比任何“加油”都管用。
它就像一个情绪垃圾桶,默默接收了我们所有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“负能量”:敏感、内耗、玻璃心。
泡泡玛特这帮人精,太懂我们了。
当整个潮玩市场都在卷暗黑风、破碎感的时候,它反手就打出了一张“治愈系”的王牌。
从一个绘本小配角,到半年销售破亿,星星人的走红之路,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了年轻人的心巴上。
当然,背后少不了全套的营销组合拳:明星带货、乐园互动、社交媒体轰炸……一套流程下来,不火都难。
可笑的是,一个本该抚慰焦虑的IP,最后却因为买不到,成了新的焦虑源头。
当治愈需要配货、温柔需要抽签时,这故事就有点变味了。
你究竟是在为情绪价值买单,还是在为资本精心设计的“饥饿游戏”充值?
星星人能不能成为下一个Labubu,其实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情绪。
在一个催着你快点、再快点的世界里,一个慢吞吞、有点笨的小星星,成了一个可以短暂呼吸的树洞。
只不过,当这个树洞的门票越来越贵,你得掂量一下,这究竟是救赎,还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。
毕竟,掏空你钱包的时候,可没人会跟你说“没关系,你已经很努力了”。
排名前十证券公司,配资公司100强,在线配资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